生态环境部发布《中国适应气候变化进展报告(2024)》及《中国适应气候变化进展报告(2024)》

为全面反映2024年我国适应气候变化工作进展与成效,持续有力推进适应气候变化行动,分享中国实践和经验,2025年“全国低碳日”(6月25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中国适应气候变化进展报告(2024)》。

《报告》指出,2024年是全球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年份。在全球变暖和厄尔尼诺事件叠加作用下,去年我国气候状况总体偏差,多地遭遇破纪录致灾性极端天气事件,全面提升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刻不容缓。

2024年,各有关部门和地方持续落实《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在气候变化监测预警和风险管理、自然生态系统、经济社会系统、区域格局和保障机制建设等方面持续推进适应气候变化重点工作并取得实效。截至目前,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印发实施省级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39个试点城市积极探索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同时,我国积极响应联合国“全民早期预警”倡议,生态环境部、中国气象局在COP29期间联合发布《早期预警促进气候变化适应中国行动方案(2025—2027)》,并启动气候变化南南合作早期预警旗舰项目,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高早期预警和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提供支持。

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围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着力完善适应气候变化工作体系,继续推动落实《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坚持“主动适应、科学适应、系统适应、协同适应”原则,加快推进气候适应型社会建设,为美丽中国建设添砖加瓦,为提升全球适应气候变化能力贡献中国方案。

 

《中国适应气候变化进展报告(2024)》.pdf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产品碳足迹管理工作,《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和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都明确提出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2024年5月,生态环境部会同14部门印发《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并牵头推进工作落实,全国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迎来良好开局。

 

为全面反映我国在产品碳足迹领域的工作情况,向社会各界宣传展示我国碳足迹工作的实践和成效,生态环境部编制了《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进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进展报告》),并于2025年“全国低碳日”(6月25日)正式发布。《进展报告》系统梳理了2024年以来各部门在产品碳足迹领域的工作进展,从建立健全管理体系、构建多方参与工作格局、推动规则国际互信、加强能力建设四个方面介绍相关工作成效,并对未来我国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作出展望。

 

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工作部署,进一步健全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体系,加快研究重点产品碳足迹因子,探索打通产品碳足迹管理工作“全链条”,加强国际交流,促进碳足迹规则国际认可,持续推进《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各项任务落实落地,确保取得工作实效。

 

《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进展报告(2025)》.pdf 

 

 

往期内容

PREVIOUS 

 

宝碳与华承资本登上Quantum首版头条:于新加坡成立绿色基金助力低碳未来

量身打造数字化企业碳管理平台,上海宝碳与芜湖精艺铜业共同开启“双碳”数字化管理新篇章

宝碳携手德宏州城市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共促CCER林业碳汇试点开发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