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零碳园区建设|宝碳出席“零碳园区、零碳工厂”创建中国行

5月28日,由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主办的“零碳园区、零碳工厂”创建中国行(鹰潭站)活动在江西省鹰潭市举行。
本次活动旨在推动工业园区和制造企业高质量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围绕零碳园区与零碳工厂的创建路径、评价标准、实施工具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活动汇集了众多来自协会、高校、政府及企业的领导与专家,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委会零碳项目负责人汪琼担任活动主持,中国节能协会常务副秘书长辛升、江西省铜行业协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李爱珺、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有色处副处长江赛清副等领导出席活动并发表致辞与讲话。上海宝碳受邀出席本次活动,并分享了在零碳园区建设与企业碳管理方面的实践经验和思考。
全周期服务赋能碳资产管理与园区零碳转型
本次活动中,宝碳董事长朱伟卿受邀,围绕宝碳提出的“零碳园区创建全周期服务计划”进行主题分享。她表示,零碳园区的构建离不开完整的能碳数据体系和精细化管理工具支撑,并介绍了上海宝碳在园区碳排放监测、项目减排核算、碳资产评估及合规交易中的服务案例,展示企业如何由宝碳提供的全流程服务,实现“看得见、算得清、管得住”的碳管理路径,实现碳排放可核算、可报告、可验证的目标,支撑园区从碳盘查走向减排、抵消与价值转化。

零碳园区建设成为国家双碳战略重点任务之一
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零碳园区正逐步成为我国绿色发展新引擎之一。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工信部等部门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各地开展园区碳达峰、碳中和试点,推动能源系统优化、绿色技术集成与产业协同减排。零碳园区不仅是地方落实碳达峰任务的重要抓手,更是推动新型工业化与绿色制造的重要载体。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产业园区总数已超过 1.5万个,其中省级园区逾2000个,国家级园区近 700个。这些园区涵盖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商业区等多个领域,其能源消费总量占全国比重超 40%,碳排放总量约占全国的 31%,成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战场。因此,加快推动零碳园区建设,提升园区能源效率、优化能源结构、加强碳排放管理,已成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必然选择。
-
2024年12月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零碳园区”的概念,明确提出要建立一批零碳园区的目标。
-
2024年12月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金壮龙主持召开党组扩大会议,指出要深入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实施工业节能降碳行动,加快推进零碳工厂、零碳工业园区建设。
-
2024年12月26日至27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要加大工业节能降碳攻坚力度,推动建设一批零碳工厂和零碳工业园区。
-
2025年,国家各部门进一步加快推进零碳园区相关政策的实施。
-
2025年1月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在会上表示,将统筹谋划“十五五”碳达峰行动,加快建立零碳园区、零碳社区和零碳乡村,为推进“零碳三零”行动提供政策支持。
-
1月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最新政策,明确将鼓励以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为载体,规模化实施设备更新,重点支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设备的应用,为零碳园区的设施升级提供具体的支持和资金保障。
-
3月5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并扎实开展国家碳达峰第二批试点,建立一批零碳园区、零碳工厂。在两会期间,多名人大代表提出了加快推进“零碳社区、零碳园区、零碳乡村”建设的建议,形成广泛共识。
上海宝碳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深度参与了由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联合多家科研单位、技术机构和龙头企业共同牵头编制《零碳园区建设与评价指南》团体标准(T/CECA-G 0344-2025)在内的多项零碳园区的创建与方案编制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完成了《横林科创中心(近)零碳园区创建方案编制项目》、《江苏常州经济开发区辖区内园区(近)零碳园区创建方案编制项目》、《横林科创港(近)零碳园区创建方案编制项目》等在内的多个零碳园区创建规划方案。未来,宝碳将继续结合数字化技术、AI等创新技术手段不断探索,助力园区建立高效的碳排放管理和减排机制,助力园区实现零碳化转型。
往期内容
PREVIOUS
✦
•
✦
•
✦
•
✦
